一、规划目的
葛源村在2017年被列入第一批江西省传统村落名录。为了延续历史文脉,保护葛源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发展”的思路指引下,科学、合理、适度地发挥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产在未来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制定《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镇葛源村保护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作为葛源村保护与管理的依据。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其中:近期2024-2030年;远期2031-2035年。
三、规划范围
(1)村域范围:为葛源村行政区划界线,国土面积为1513.43公顷,村域内包含14个自然村。
(2)传统村落范围:位于葛源镇区,本次规划范围以葛源村落传统建筑群为中心,并将周边历史环境要素纳入,西至葛源行政村与清湖行政村行政区划分界线,东至村落东面的道路,北至村落北面的葛溪河,南至村落南面的村道与水塘,规划范围面积75.52公顷。
四、保护内容
保护内容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村域环境、建筑遗存、历史环境要素三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红色文化、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故事传说、俗歌民谣、民间谚语六大类。
保护内容一览表
序号 |
保护内容分类 |
具体保护对象 |
||
1 |
物质文化遗产 |
村域环境 |
山体 |
村域南部山体 |
2 |
农田、林地 |
村域所辖基本农田、果园地、林地等 |
||
3 |
山水格局 |
山体形态、水塘岸线、山水关系 |
||
4 |
建筑遗存 |
文保单位 |
25处文保单位,包括1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旧址;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万年台,赣东北省少共省委旧址,列宁公园旧址,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少共赣东北省委旧址,中共赣东北省委党校旧址,闽浙赣省少年先锋总队、儿童局旧址,闽浙赣省工农医院旧址,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旧址,闽浙赣省消费合作总社旧址,闽浙赣省邮政管理局旧址,闽浙赣省贮粮合作社旧址,闽浙赣省白军招待所旧址;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
5 |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
5处,为王克文民居、周富兴民居、骆家门坊、枫林桥、钱板桥 |
||
6 |
传统风貌建筑 |
66处传统风貌建筑(其中规划拟推荐16处历史建筑) |
||
7 |
历史环境要素 |
传统街巷 |
村落内15条传统街巷,包括舒溪街、后弄街和店前街等 |
|
8 |
古塘 |
2处,为义门塘、坞塘 |
||
9 |
古井 |
5处古井 |
||
10 |
古树 |
13棵古树 |
||
11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红色文化 |
包括红色故事、革命斗争精神等 |
|
12 |
传统手工艺 |
包括横峰葛粉制作技艺、横峰兴安酥制作技艺、葛源豆腐、葛源油子粿等传统制作技艺,其中横峰葛粉制作技艺、横峰兴安酥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
13 |
民俗活动 |
包括灯彩、串堂等传统文化活动及立春接春、清明祭祖等传统节庆活动 |
||
14 |
故事传说 |
包括名人故事、地名故事等 |
||
15 |
俗歌民谣 |
反映居民生活状态的俗歌民谣 |
||
16 |
民间谚语 |
以农事、气象为主,指导生产的民间谚语 |
五、保护范围区划
衔接落实《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3-2035年)》划定的保护区划范围。保护区划由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组成,对葛源村传统村落进行分区分级保护。
1.核心保护范围
衔接落实《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3-2035年)》,葛源村核心保护范围分东、西两片,面积共10.99公顷。西片主要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旧址、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闽浙赣省红色旅馆旧址、邱金辉故居等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东片东、北至列宁公园,西至舒溪街北端,南至中共赣东北省委旧址南侧。
2.建设控制地带
衔接落实《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3-2035年)》,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葛溪河、东至苏源河、西至考坑河、南至城镇开发边界及内部巷路等自然边界,面积28.52公顷。
六、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对于现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应严格控制原有高度。对其进行的整治只限于立面或局部的修补加固活动,在建筑高度上应该维持原高。规划范围内建筑的高度控制,以该区域内现有建筑的一般高度为基准,分为两级控制:控高二层区域,控高三层区域。
控高二层区域:位于核心保护范围,建筑檐口高度为8米,屋脊高度不超过10米。
控高三层区域:位于建设控制地带,建筑檐口高度为10米,屋脊高度不超过12米。
七、功能与定位
(1)发展定位: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红色文化、古镇文化为特色的省级传统村落示范村。
(2)发展口号:“红色省会、秀美葛源”。
八、控制线衔接
1.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
葛源村文物保护单位主要位于葛源村落范围内,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总面积2.49公顷,村域内经认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纳入“国土一张图”管理。
2.衔接城镇开发边界范围
落实《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56.34公顷。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活动应以葛源镇区详细规划作为依据,确保建设活动有序进行。应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内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有序开展更新与改造工作。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增量空间使用要避免“寅吃卯粮”,为未来发展预留合理空间,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
3.衔接村庄建设边界范围
葛源村落规划范围大部分位于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其余村组均位于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根据《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镇葛源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年)》,葛源村村庄建设边界面积为52.15公顷。
为保障建设项目实施,其他村组新增建设用地应尽量安排在村庄建设边界范围内,具体用地安排以《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镇葛源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年)》为依据。如确实存在建设项目需使用村庄建设用地预留机动指标的,在用地报批前,由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指标使用方案,明确用途、规模、位置、管控要求等内容,由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审核意见,将所涉及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从预留指标台账中扣除,报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人民政府审批。
4.衔接河湖管理范围
葛源村域涉及河湖划界管理范围7.11公顷,位于村域北部,主要为箩坝河的河湖划界管理范围。河湖管理范围内的建设应符合《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文件要求。
九、人口与土地利用规划
1.人口规模预测
葛源村2035年户籍人口为7540人,常住人口约4500人。
2.用地布局规划
衔接《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和特殊用地,总面积为58.84公顷,占比77.91%,相较现状新增2.34公顷。规划居住用地46.74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3.97公顷,商业用地0.0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01公顷,公用设施用地0.42公顷,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2.70公顷,特殊用地0.92公顷。
非建设用地为16.68公顷,占比22.09%,包括耕地、园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陆地水域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9.41公顷,园地1.04公顷,农业设施建设用地1.63公顷,陆地水域4.41公顷,其他土地0.19公顷。
村落规划用地一览表
一级类 |
二级类 |
面积调整情况(公顷) |
规划用地占比(%) |
||
现状 |
规划 |
规划-现状 |
|||
01耕地 |
10.64 |
9.41 |
-1.23 |
12.46 |
|
02园地 |
1.03 |
1.04 |
0.01 |
1.38 |
|
03林地 |
0.82 |
0 |
-0.82 |
0 |
|
04草地 |
0.11 |
0 |
-0.11 |
0 |
|
06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
0601农村道路 |
1.19 |
1.35 |
0.16 |
1.79 |
0602设施农用地 |
0.28 |
0.28 |
0 |
0.37 |
|
小计 |
1.47 |
1.63 |
0.16 |
2.16 |
|
07居住用地 |
0701城镇住宅用地 |
45.31 |
45.87 |
0.56 |
60.74 |
0703农村宅基地 |
0.74 |
0.87 |
0.13 |
1.15 |
|
小计 |
46.05 |
46.74 |
0.69 |
61.89 |
|
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0801机关团体用地 |
0.13 |
0.13 |
0 |
0.17 |
0804教育用地 |
3.73 |
3.69 |
-0.04 |
4.89 |
|
0806医疗卫生用地 |
0.15 |
0.15 |
0 |
0.20 |
|
小计 |
4.01 |
3.97 |
-0.04 |
5.26 |
|
09商业服务业用地 |
0901商业用地 |
0.08 |
0.08 |
0 |
0.11 |
12交通运输用地 |
1202公路用地 |
1.80 |
0.33 |
-1.47 |
0.44 |
1207城镇村道路用地 |
1.46 |
2.98 |
1.52 |
3.95 |
|
1208交通场站用地 |
0.70 |
0.70 |
0 |
0.93 |
|
小计 |
3.96 |
4.01 |
0.05 |
5.31 |
|
13公用设施 |
1303供电用地 |
0.42 |
0.42 |
0 |
0.56 |
14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
1401公园绿地 |
1.10 |
2.60 |
1.50 |
3.44 |
1403广场用地 |
0.10 |
0.10 |
0 |
0.13 |
|
小计 |
1.20 |
2.70 |
1.50 |
3.58 |
|
15特殊用地 |
1504文物古迹用地 |
0.78 |
0.92 |
0.14 |
1.22 |
17陆地水域 |
4.72 |
4.41 |
-0.31 |
5.84 |
|
23其他土地 |
0.23 |
0.19 |
-0.04 |
0.25 |
|
总计 |
75.52 |
75.52 |
0 |
100.00 |
十、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思路与策略
坚持“一三产联动,特色化经营”的战略,深挖农、文、旅融合的潜力,积极融入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红色旅游发展格局,支持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发展,大力推动乡村休闲农业及乡村文化旅游业联动发展。同时注重葛产品深度开发,打造明星产品,如葛粉蒸肉、石耳等,结合旅游文创产品研发,打通葛产品上下游产业链。
2.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以三产融合为抓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心、一带、三基地、七区”的产业格局。
一心:以葛源历史文化古镇为核心的综合服中心;
一带:以南北向葛溪河为轴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基地:以油茶加工为主的油茶加工基地、以稻米加工的稻米加工基地和蔬果加工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八区:水稻种植区、杨梅种植区、油茶种植区、中药材种植区、生态涵养区、杨梅种植区、红色旅游休闲区、林下种植区。
十一、展示利用与旅游发展规划
1.旅游发展目标定位
葛源的旅游发展以面向江西省、走向全国为目标,以中老年、考察团体、干部教育、亲子、研学团体等为主要人群,以乡村旅游目的地人群的旅游需求分析为导向,定位葛源旅游发展的目标,积极融入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全域旅游体系,与周边旅游资源联动,发展体验经济,使葛源成为“赣东北一处集爱国教育、农旅休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2.旅游发展策略
加强区域联动、市场互补。一方面,葛源村在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三核、六线、九片”的旅游空间格局中位于——青板、葛源以红色研学、生态农旅为主题的红色岁月风景线上,应依托红色资源、生态景观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教育、户外拓展、农旅休闲、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延长红色IP价值链。另一方面,依托葛源村独有的地理区位,应延展区域旅游的范围,依托周边区域发达的骨干交通网络(S514省道、X674县道)与周边弋阳、德兴的旅游资源联动发展,旅游品牌塑造与项目选择上强调“红色省会”特色,错位互补。打造片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赣东北一处精品旅游节点。
打破传统红色景区开发套路,构建“红色旅游+”的复合型、创新性产品。
充分利用葛源红色资源与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地势、丰富的药材种植等资源整合开发,丰富旅游产品,构建“红色旅游+”的复合型、创新性产品,扩大红色旅游经济圈,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
干部教育:从以往流于参观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发展精神教育、旅游教育和旅游培训等项目,构建丰富多元的红色旅游互动体验项目。
红色研学:利用葛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协同开发红色军旅文化与户外拓展研学项目,打造多种红色军旅主题的户外拓展和军事竞技体验项目,填补红色研学户外空间上的项目空白,吸引教育机构和企业团体。
农旅休闲:构建农旅休闲和红色旅游的多种创新业态组合,建立集农庄、民宿、农业景观、生活体验、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民俗体验:打破红色旅游只开发红色相关旅游资源的固化模式,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开发民俗产品和非遗体验项目。
3.游览景点
景点设置一览表
序号 |
景点名称 |
涉及范围 |
活动内容 |
1 |
葛源烈士纪念馆 |
葛源烈士革命馆围墙范围 |
是江西省重点保护纪念馆,为上饶市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是红色教育研学的重要基地。 |
2 |
列宁公园 |
整个列宁公园 |
是中共党史上第一个人民公园,作为居民与游客的休闲场所。 |
3 |
健身活动场地 |
5个 |
村民日常健身活动的场所,也可作为游客活动场所。 |
4 |
文化广场 |
4个 |
满足文化展示、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文体娱乐等各项功能的文化广场。 |
5 |
展演空间 |
3个 |
融入进公共空间或绿化空间,打造新的充满生产生活记忆、展示传统生产方式的载体与场所。 |
6 |
小游园 |
1个 |
结合周边公共场地,定期维护,形成一处景观节点,供游客和居民休憩娱乐。 |
4.游览线路
游线一:游客服务中心→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旧址→葛源烈士纪念馆→邱金辉故居→闽浙赣省红色旅馆旧址→主题民宿→闽浙赣省投诚士兵管理处旧址→程氏宗祠→闽浙赣省邮政管理局旧址→31号民居→特色餐饮→闽浙赣省少年先锋总队和儿童局旧址→闽浙赣省列宁师范附属小学旧址→特色餐饮→文化广场→闽浙赣省消费合作总社旧址→展演空间→特色餐饮→吴氏宗祠→宣传展示空间→文化活动展演空间→列宁公园→主题民宿→健身活动场地→闽浙赣省消费合作社旧址→兴安酥工艺展示馆→王克文民居→闽浙赣省银行旧址→特色餐饮→主题民宿→闽浙赣省工农商店旧址→葛粉工艺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
游线二:游客服务中心→小游园→特色餐饮→红十军军乐团旧址→中共赣东北省委旧址→特色餐饮→刘氏宗祠→特色餐饮→健身活动场地→中共赣东北省委党校旧址→文化活动中心→万年台旧址→闽浙赣省工农医院旧址→列宁公园旧址→文化活动展演空间→主题民宿→健身活动场地→特色餐饮→主题民宿→健身活动场地→葛粉工艺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
5.旅游配套设施
(1)旅游综合服务:规划于停车场北面利用现状民宅进行功能置换,新增一处游客服务中心,内容包括游客服务、餐饮、住宿和旅游事务管理。与北面停车场结合,为游客提供咨询、餐饮、购物、停车等综合性的服务,作为葛源主要的旅游服务设施,为两条古村旅游游线的起点。
(2)旅游食宿:重点加强对民宿、餐饮业规范化管理,加强监管和指导,保证安全、舒适、卫生。有条件的打造集住宿、餐饮、红色文化体验、非遗体验、传统生活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在空间上依托南市街、舒溪街以及店前街设置。
(3)旅游购物:主要位于南市街、舒溪街。葛源的旅游产品以特色美食、革命文化为主题。将葛源的建筑营建文化、宗族文化、传统文化等融合到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包装打造成特色的旅游产品,既可以为这些土特产品的保护与发展谋求生长空间,同时,又为游客提供别致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的特色。
(4)标识系统:确定旅游标识符号、图形、用语和旅游网站、讲解图形符号等葛源旅游标识和解说系统内容,重点加强古街、革命旧址、旅游服务中心、宗祠、古民居等重要区域与节点的标识和解说体系建设,统一区域旅游标识图形符号,规范旅游解说内容。完善区域旅游路标指示标识及景点介绍。形成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内容规范、形象统一、布局合理的旅游标识和解说系统。
十二、道路交通规划
1.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村域道路分为外部道路、村道和村庄内部道路三级。
(1)外部道路:包括省道、县道和乡道,省道主要为东西走向的S514;县道包括现状X050、X816及规划新增的青新线、龙葛路;乡道主要为东西走向的Y018,规划对Y018镇区至王家堂段进行拓宽改造,道路宽度6.0米。
(2)村道:主要是连接各自然村的道路,道路宽度4.0-6.0米。
(3)村庄内部道路:主要为各自然村的内部道路,道路宽度为2.0-4.0米。
2.村落道路交通规划
村落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巷道四级。
(1)主干道:为现状洪城大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0-15米。
(2)次干道:主要包括沿河路、排楼路、西园路、安宁路等,道路红线宽度为6-7米。规划新增一条东西向的次干道,将现状排楼路西端延伸至安宁路,提高道路连通性,道路红线宽度为7米,长度为326米。
(3)支路:为村庄内部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米。
(4)巷道:包括传统街巷和一般巷道,宽度为2-3米。规划保持现状传统街巷的原有空间尺度和界面,并尽量打通村落南部区域巷道,方便居民出入。
3.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村落范围内现状2处社会停车场及各自然村组现状停车场。
十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依据《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葛源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的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完善葛源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同时,村落可与镇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共建共享。
(1)行政管理设施:规划保留现状村委会,完善就业之家、警卫室、儿童之家等功能。在保证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增设水电费代付等金融服务办理,并增设旅游配套服务和志愿者积分银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村民积极性;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就业咨询、指导、培训等相关服务。
(2)教育设施:保留现状葛源中学、方志敏希望小学、葛源中心幼儿园和香花幼儿园。
(3)文体设施:规划保留村落现状文化活动中心,在葛源村落新建文化活动设施2处,分别为葛粉工艺体验馆、兴安酥工艺展示馆;对村委会内部的村史馆进行提升改造,丰富村落历史与文化展示形式;在新村组新建1处文化活动中心,解决村域南部文体设施缺失问题。保留葛源村落现状广场3处,保留刘村组、周家山、邱家组广场各1处。利用葛源村落内部空闲地建设9处活动广场(含2处文化广场);另在葛源村落外新建活动广场13处,分别位于王家埂、王家堂、刘村、敬老院旁、长板地、东仓、狐狸山、邱家、南源、石考坑、汪坞、新村、骆家及上苏源。
(4)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保留现状葛源中心卫生院;村落设有卫生室,可以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5)养老服务设施:保留现状敬老院,位于葛源村北部。
(6)公园:保留列宁公园,于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南侧新增1处小游园。
(7)商业服务设施:规划保留村落西北部的商业街,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用品购买需求,同时在村落内建设多处精品民宿。
十四、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村落用水接葛源镇区范围内自来水厂,满足村民生活和消防用水,预测最高日用水量约为452.4吨。
(2)排水工程:规划采用雨污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排入自然水体;预测污水量为361.92吨/日,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排至葛源镇区西侧的葛源污水处理厂,远离集中居住片区分散分布的农房及因地形地势难以接入污水管网的农房,可采用单户或联户建设三格化粪池,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
(3)电力工程:村落由35KV葛源变电站供电,由10kV架空电力线接入村落,经由变压器变压后接入居民用户。规划在村落范围内设置7台变压器。
(4)通信工程:电信线路采用光缆传输和交接箱的方式,交接箱根据建筑物和用户要求设置,线路和交接箱的位置与走向应不得影响景观。
(5)环卫工程:预测生活垃圾量约为4.52吨/日,生活垃圾收集采用袋装化分类统一收集,规划在村落新设6座垃圾收集点,每座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200米,村内生活垃圾收集至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综合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压缩处理后,再送至弋阳县生活垃圾焚烧中心处理。规划新建3座公厕,将村委会内公厕对外开放,并对原有公厕进行改造提升。
(5)防灾减灾
①消防规划:建立村一级的义务消防队,完善消防设施的配置,落实日常消防培训,实行村内防火管理责任制。内部主要道路按120米间距配套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对传统建筑与重点消防建筑进行安装室内防火报警器、消防水缸、灭火器,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防火设施。规划将洪城大道、沿河路、排楼路、西园路等作为消防通道,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4米,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
②防震抗震规划:村落内民用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6度标准设防,生命线与主要工程系统的关键生产用房及大型公共建筑按7度设防。村落内部结合广场、绿地、停车场等用地设置5处紧急避难疏散场地,紧急避难疏散场地应保证全天候开放,且不得堆放杂物或改作他用。
③防洪规划: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达10年一遇。
④防腐防蛀规划: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安全排查,避免雨水渗漏和侵蚀,保持古建筑排水系统畅通,改善古建筑的通风防潮条件,使木构件长期保持干燥。对易受潮腐朽或遭虫蛀的旧木构件,采用涂刷法用防腐防虫药剂进行处理;对拟更换部位的新木构件建议采用高浓度药液浸泡再进行安装。
十五、规划实施保障
1.健全工作机制
(1)加强领导,建立保护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尽快设置合理的专门机构,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规划实施情况。推进保护修缮的全过程管理,优化对各类保护对象实施保护、修缮、改造、迁移的审批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活化利用底线管理模式,分类型、分地域建立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加强对既有建筑改建、拆除管理。
(2)推动多方参与,筹措保护资金。《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建立信贷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联动机制的通知》(赣建村〔2024〕2号)作出建立信贷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联动机制的决定,可有效破解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资金难题,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依据本规划和相关年度计划,梳理项目清单和需求,明确项目建设规模、时序、投资估算金额和融资需求等内容,填写项目申请表,经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彩票平台:人民政府同意后,报送上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落实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简化审批手续,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乡贤参与保护资金的筹措,鼓励市场主体持续投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3)强化奖励激励,制定和落实补偿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推进奖补政策,通过以奖代补、资金补助等方式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保护工作和村民实际利益相结合,对保护范围内的住户在经济上做出一定补偿,在自来水安装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对居民修缮传统建筑的行为应予以补贴。
(4)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保护传承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违法破坏行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开展抽查检查。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违法违规行为。
2.完善保障措施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保护传承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进保护工作落实。葛源应积极争取省、市县里政策,尽快开展对红十军军乐团旧址、邱金辉故居等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同时加强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日常维护工作,推进村内保护工作落实。
(3)提高保护规划的实施性。依法执行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4)大力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宣传葛源的悠久历史、珍贵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传统村落的重大意义,激发广大村民的自豪感和爱村热情,依靠他们自觉地保护村落环境、传统古民居及民俗文化。
(5)将古建筑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有利于形成村民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自我规范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