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及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内容
方案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内容。
第一部分
(一)全乡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莲荷乡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黄藤村,全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6户,30人。主要表现为依山建房削坡后在降雨诱发下产生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
(二)地质灾害分布及其特点
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规模较小、危害性大、群发性等特点,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基本与雨季同期,主要集中4~7月份。主要发生于丘陵山地,多发生在依山建房而切挖边坡的凹型坡地带。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全乡范围内已发现山体滑坡史的山体及下游有农民建房且容易产生滑坡的山体均为重点监测范围。
第二部分
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避免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把灾害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到最低,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班,组织指挥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三部分
各村要按照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坚持群防群测,任务到人,对有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地段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监测方法分位移监测和目视监测。位移监测主要对象为存在拉张裂缝的重要地质灾害点,主要采用简易桩或砂浆贴片、观测尺对滑坡体拉张裂缝定期进行位移监测。监测时应认真做好记录,目视监测主要对灾点及其周边斜坡情况(如灾点后缘是否产生拉张裂缝、前缘坡面崩塌、坡脚突然冒浑泉等),以目视监测和巡视检查为主,并做好记录。发现地灾点岩土体开裂移动,冒泉等不稳定特征,应及时上报并组织群众暂时避让。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相关责任单位,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行动起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做好地灾防治工作,保障全乡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群众的生命安全。